Friday, July 09, 2010

重推舊作 -- [體育與政治掛勾系列]之「我奪標﹐我存在」(體育世界), (歷史文學)

閱畢今期足週﹐赫見烏拉圭巨星跟上世紀初的前輩一樣﹐有著“踢好球讓世人認識我們”的思維。哎﹐科蘭實在係一個有心有力的好球員﹐踢入四強已係超超超額完成任務。至此﹐不禁要重推下面這篇舊作:-)

----

(圖﹕1930年的烏拉圭世界盃冠軍隊伍)

話說收買佬有一舅母﹐雖然在港出生但從小在烏拉圭長大。收買佬小時候跟她初見面時﹐完全不知這個國家是甚麼來歷﹐只知讀起來跟"烏龜"差不多﹔而她一家人傾談時﹐卻是操上海話和西班牙語﹐吃的穿的又與別不同﹐總之就挺搞笑。

事實上﹐除了這個古怪的譯名﹐烏拉圭這個國家係很難讓人留下深刻印像。他有別於其他的南美國家: 一說起巴西﹐人們就會想起森巴﹑嘉年華和陽光海灘﹔阿根庭嘛﹐就是探戈﹐足球和貝隆夫人等等﹔厄瓜多爾﹑秘魯﹑智利這幾國﹐教人回想起印加文明﹔南美北部的國家﹐又充滿了加勒比海氣息。就只有這個烏拉圭﹐像香港的新界新市鎮一樣﹐整齊小康卻又毫無性格﹐沒土產亦沒特色﹐多令人沮喪的影像呀。

昔年南美諸國紛紛獨立時﹐巴西和阿根庭已經開始在政治及軍事上爭雄﹔兩國在聯手擊敗巴拉圭並分了他大半國土後﹐大家國界貼近了﹐磨擦亦增多了。因此兩國同意讓烏拉圭獨立﹐成為兩國的緩衝。從此﹐這個人口當時大約只有350萬的小國﹐就在巴阿兩國的夾縫中生存下來了。這個國家雖云獨立﹐但無論政治和經濟都受國外操控。直至上世紀的三十年代前﹐烏國的經濟實為英美掌控﹐政治上更係唯強鄰馬首是瞻﹔而由於烏拉圭人缺少土著﹐大多數國民都屬歐洲白人移民﹐烏國人常被別的國家當作阿根庭人﹐可相對發達的阿根庭人﹐卻又總看扁這個渺小的鄰居。凡此﹐令烏拉圭人心生自卑﹐很想做點甚麼去讓全世界去認識他們這個小國 (真乃衣食足而知榮辱也。)

機會終於來了。1928年﹐國際足協(FIFA) 決定在奧運足球項目外﹐自行舉辦一項名為"足球世界盃"的嶄新國際賽事。首屆定於1930年舉行﹐烏拉圭全國上下極力爭取主辦第一屆的賽事﹐以去紀念他們獨立百週年。最終亦如願而償了。


(短片﹕1950年的世界盃決賽﹐看看烏拉圭如何擊敗巴西﹐第二度稱霸)

在首屆世界杯上,歐洲沒有幾隊參賽,因為從歐洲前往舉辦地烏拉圭,需要乘船橫穿大西洋,僅海上旅程就要耗時兩周,為了保持狀態只能在船上訓練,所以歐洲眾多強隊和職業球員都沒有前往,就是去了的也沒有甚麼表現。南美人成為首屆杯賽的主角,東道主烏拉圭和阿根廷都以6比1的比分擊敗南斯拉夫和美國,順利會師決賽。而作為1924年和1928年兩屆奧運足球冠軍,烏拉圭最終以4比2擊敗阿根庭,舉起了首座世界杯。比賽結束后,烏拉圭舉國狂歡游行,既慶祝勝利,亦慶祝自己的國家最終在一些事情上名留青史。用我表弟的說法﹐就是﹕說起加拿大(美國的小弟)﹐人們會想起楓葉﹔說起紐西蘭(澳洲的小弟)﹐人們會想起奇異果﹔可說起烏拉圭(巴西和阿根庭的小弟)時﹐人們就會記起他們是第一屆的世界盃冠軍了﹗

當然﹐這個世界盃冠軍第一人的資歷﹐難掩烏拉圭今非昔比的足球水準。號稱兩屆冠軍卻多年去能殺入最後卅二強﹐令球迷們傷透心。不單國家隊的表現平平﹐就是國內的球會在國際賽事亦碌碌無為﹐目下連厄瓜多爾及哥倫比亞的球會也屢有佳作﹐烏拉圭的球隊卻總是未能發力﹐老牌豪門彭拿路及國民隊近十多廿年均毫無表現。恐怕在可見的未來﹐能令世人聯想起烏拉圭的﹐仍然只有上世紀初的世界盃冠軍了。

No comments: